
2025廣州國際中醫藥健康產業博覽會
活動介紹
一、活動背景
為響應“健康中國”戰略號召,貫徹落實《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意見》、《中醫藥文化傳播行動實施方案(2021-2025年)》、《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中醫藥振興發展重大工程實施方案》。加大“十四五”期間對中醫藥發展的支持和促進力度,推動中醫藥健康服務高質量發展。提升對中醫藥的認可度,營造全社會關心和支持中醫藥發展的良好氛圍。
廣州醫療與健康產業博覽會作為廣州市人民政府主辦的第33屆廣州博覽會重點專業展,由廣州市衛生健康委員會、廣州市協作辦公室聯合指導,廣州國際中醫藥健康產業博覽會作為廣州醫博會同期專題展,本次展會匯聚了眾多國內外知名品牌與專家,旨在展示中醫藥健康產業的最新技術、產品及行業動態,為中醫品牌的加盟合作搭建了高效的交流平臺。
二、組織機構
指導單位:廣州市衛生健康委員會、廣州市協作辦公室
主辦單位:廣博會組委會辦公室、廣東跨采展覽有限公司
承辦單位:廣東銀齡健康產業股份有限公司
三、展會意義
傳承創新中醫藥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內容,論壇與專題展覽同步進行,提升中醫藥社會影響力,提高中醫藥產業經濟效益。搭建中醫藥健康中國建設重要平臺,助推中醫藥振興持續發展。推動中醫藥文化的傳承與創新,促進中醫藥行業的交流與合作,以及滿足民眾對健康養生的需求?。
四、展會亮點
(一)匯聚行業精英與企業
企業齊聚:眾多國內外知名的中醫藥企業、科研機構、醫療機構等匯聚一堂,展示最新的產品、技術和研究成果,為行業搭建一個廣泛的交流與合作平臺。
人才云集:吸引大量中醫藥領域的專家、學者、醫生、科研人員等專業人士參與,分享最新的學術研究成果、臨床經驗和行業見解,促進知識和技術的傳播與交流。
(二)全方位展示中醫藥產業的豐富內涵和最新發展成果
產業帶動:展會涵蓋了中藥材種植、中藥炮制、中成藥生產、中醫醫療器械制造、中醫藥服務等多個產業,形成了全產業鏈的展示與交流。
技術前沿:展示中醫藥領域的前沿技術,如人工智能輔助中醫診斷系統、中醫大數據分析平臺、中藥提取與制劑新技術、基因檢測在中醫藥中的應用等,體現中醫藥與現代科技的深度融合。
(三)舉辦高質量的專業論壇與活動
高峰論壇:邀請政府官員、行業領袖、專家學者等發表主旨演講,解讀中醫藥政策法規、發展趨勢和戰略規劃,為行業發展指明方向。
學術研討會:針對中醫藥的基礎研究、臨床應用、新藥研發、質量控制等熱點和難點問題,組織專業的學術研討活動,促進學術交流與合作,推動中醫藥學術水平的提高。
(四)促進產業合作與交流
商貿對接:設置專門的商貿洽談區,為參展企業和采購商提供面對面的交流與合作機會,促進供需雙方的對接與合作,推動中醫藥產品的市場流通和銷售。
合作簽約:展會期間,企業之間、企業與科研機構之間、企業與醫療機構之間等常常會達成一系列的合作意向和簽約項目,涉及技術研發、產品生產、市場推廣、人才培養等多個領域,為中醫藥產業的發展注入新的動力。
(五)推動區域與國際合作
國際展區:設立國際展區,邀請來自世界各地的中醫藥企業和機構參展,展示不同國家和地區的中醫藥特色產品、技術和文化,促進國際間的中醫藥交流與合作,推動中醫藥的國際化發展。
五、展覽范圍
(一)中醫院與中醫館展示?:展示中醫院和中醫館的服務特色、醫療技術、專家團隊及診療環境,為參觀者提供直觀了解中醫藥醫療服務的機會;
(二)中醫藥養生產品與純中藥保健產品?:展示各類中醫藥養生產品,如滋補養生品(燕窩、石斛、冬蟲夏草等)、藥食同源產品(阿膠、人參、靈芝等)以及純中藥保健產品,滿足消費者對健康養生的需求;
(三)中藥材基地與中藥飲片、中成藥?:介紹中藥材基地的種植情況、中藥飲片的加工過程以及中成藥的研制與生產,展示中醫藥產業的源頭到終端的完整產業鏈;
(四)?中醫藥科技創新?:展示中醫藥領域的科技創新成果,包括新藥研發、智能診療設備、中醫藥關鍵技術裝備等,推動中醫藥產業的現代化發展;
(五)智慧中醫與中醫藥信息化?:展示智慧中醫的應用,如中醫電子病歷、遠程診療、中醫藥大數據平臺等,提升中醫藥服務的便捷性和效率;
(六)中醫健康管理與服務?:展示中醫健康管理服務,包括中醫體質辨識、養生慢病管理、中醫理療及保健產品等,為參觀者提供個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。?
六、同期論壇活動
(一)中醫藥的現代化與高質量發展
(二)中醫藥傳承創新前瞻論壇
(三)針灸推拿現代化與國際化研究
(四)中醫藥文化健康發展論壇?
七、互動體驗區
弘揚中醫藥文化
文化展示:通過設置中醫藥文化展區、舉辦中醫藥文化講座、展示中醫藥傳統炮制技藝、中醫非物質文化遺產等方式,向觀眾展示中醫藥悠久的歷史文化底蘊和獨特的理論體系,增強觀眾對中醫藥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;
互動體驗:增加觀眾的互動體驗環節,如中醫義診、中藥炮制體驗、中醫養生功法演示、艾灸體驗等,讓觀眾親身感受中醫藥的魅力和療效,提高公眾對中醫藥的認知度和接受度。
八、觀眾群體
(一)政府單位:衛健委、藥監局、民政局、發改委、殘聯、疾控、醫保局、工信等相關政府部門領導或科室代表;
(二)醫療機構:中醫院/館、中醫診所、中西醫結合醫院中醫??啤⒅嗅t學院和專科學校、社區衛生服務中心、醫康養機構等;
(三)渠道商:經銷商、代理商、加盟商、批發商、貿易公司、制藥公司、中醫藥園區的代表等;
(四)其他:藥店、健康產品專賣店、醫療康復器械店、養生館、健身房、醫康養機構、干休所、美容院、健康管理機構等。
聯系人:林先生 18824131115
電 話:020-38109036
地址:廣州市海珠區新港東路1022號保利世貿E座3205-3209室